如何推动服务业升级 |
时间:2013-02-04 09:23 作者:admin 点击:
次 |
核心提示:不久前,省发改委正式批复经开区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。融入丰富的城市业态,以文化创意产业、科技金融服务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已在经开区悄然兴起,成为加速区域发展的样板间。近年来,我市服务业增速连续保持两位数,增加值先后跨过100亿元、200亿元台
|
不久前,省发改委正式批复经开区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。融入丰富的城市业态,以文化创意产业、科技金融服务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已在经开区悄然兴起,成为加速区域发展的“样板间”。近年来,我市服务业增速连续保持两位数,增加值先后跨过100亿元、200亿元台阶,达到2012年的286.3亿元。
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突出商贸、物流、旅游,实现服务业提档升级”作为独立篇章阐述。去年底,市委、市政府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0亿元,这些都充分表明推动服务业升级已经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决策。
目前,在城市东部、南部和北部,一场服务业升级突围行动已经开始。现代物流、科技服务、金融服务、信息软件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,商贸服务、文化创意、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,文化创意产业、服务外包业等新型服务业的脉络日渐清晰。
壮大生产性服务业
促成转型发展“内生力”
改革开放初期,服务业在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20.6,2011年,这个数字变为32.0。这显示了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日益凸显。
“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高科技含量、高渗透性、高附加值、高产业带动力、低资源消耗、低环境污染等特征。”在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学明看来,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恰巧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路径。
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同样也是首屈一指的,据市发改委统计数字显示,2011年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金融业、信息传输,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7.72亿元,占服务业增加比重的37%。
随着德豪润达、 MEMS电子核心器件产业园等项目的进入,发展科技研发、技术推广、工业设计、节能环保、软件开发等行业,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,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“双轮驱动”的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。
提升生活性服务业
描绘区域中心“新气象”
1月份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一期迎来了首批商户,早在项目建设之初,董事长吕锡培就已经雄心勃勃:“入驻蚌埠,就是要打造皖北最大的菜篮子、果盘子、米袋子。蚌埠交通优势明显,对周边的宿州、亳州、滁州等地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。”
在淮上区,海吉星并不孤单,义乌国际商贸城、红星美凯龙、海通医药物流园、皖北农资农机大市场、中华玉博园……随着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落户,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让昔日偏僻之地一跃成为城市开放的主战场,项目入驻带来的项目流、资金流、人才流和市场流,为商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。而随着零散批发企业的迁出,老城区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;伴随生活性服务业的配套,区域土地附加值因此得到大幅提升。
打造皖北商贸流通中心,蚌埠比皖北其他城市更有“底气”。“对,商贸流通服务业突破瓶颈在2011年。”市发改委经贸流通科科长许海涛在对比数据后告诉记者,几乎是与整个城市发展步伐保持一致,这一年高端商贸、批发贸易、连锁经营、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等业态涌入蚌埠,在推进区域商业中心建设、提升物流园区承载力、扩大交易市场辐射范围、完善城市功能上功不可没。
培育现代服务业
带来崭新“坐标系”
2008年,方特欢乐世界赋予了芜湖“东方奥兰多”的气质,“无中生有”的主题公园模式让芜湖跃升为全省三大旅游城市之一,先进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区域空间内发挥“乘数效应”,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升级的互动。2010年,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在蚌埠也开启了城南新区的幸福序幕,在演绎了荒芜之地向黄金主城板块脱变的同时,创造了现代旅游休闲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。
“一座城市,仅靠工业,连通起来只能算是大生产车间。如果说生产性服务业是创造财富的动力,那么以旅游业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则赋予了城市更多的内涵。”市发改委主任黄静认为,现代服务业在扩大城市就业,改善城市资源、美化城市环境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、建设生态环境,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方面,均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如何在区域发展竞争中争先进位?我市已经探索了独具魅力的“蚌埠模式”,经济中心城市不能只停留在产品加工制造业中心的表层含义上,要在丰富内涵上下功夫,增加城市的吸引力。
政府工作报告中,今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,抓好景区景点建设,高标准规划启动涂山风景区保护和开发,加快建设花鼓灯嘉年华二期、湖上升明月、大明文化产业园。照例实施喜来登大酒店、迎宾馆等项目,建成鼎丰国际大酒店,提升旅游接待能力。加强品牌和标准化建设,鼓励发展乡村旅游、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,培育4A级景区、星级农家乐,积极发展总部经济、文化创意产业、服务外包、总部经济等现代物流业。
本文由蚌埠华迅网络(http://www.0552hx.com)转自蚌埠市人民政府网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