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打造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、提高承载力,要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,四化同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……”出席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,昨天继续审议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及其他报告,就蚌埠进一步重振雄风,再创辉煌,展开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,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。
热词:中心城市
2012年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117个,完成投资170亿元。市区完成征迁拆违520万平方米,“十大工程”顺利推进,大庆路淮河公路桥、城市西出口、解放路南段一期等38个项目竣工交付......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,2012年乃至过去五年,我市城市大建设步伐加快,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城市功能完善升级,城市承载能力、对周边吸引力辐射力有效提升,皖北特大中心城市的身影日渐清晰。
代表们在审议中指出,随着城南新区、滨湖新区、高铁新区、淮上新区建设加速推进,蚌埠的城市框架正在进一步拓展。 到2030年,我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220万人,用地规模达到220平方公里,围绕这样的远期目标,必须继续协调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,推动各功能区高水平开发,加快与怀远县城等周边城镇同城化发展步伐,着力扩大规模、优化布局、完善功能、提升品位,增强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,构建起大蚌埠都市区。
热词:区域竞争力
“蚌埠正处于黄金机遇期、城市扩张集聚期和经济加速发展期。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,省委、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振兴步伐、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,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升级为国家战略......一系列政策叠加效应正在集中释放。”代表们在审议中说,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并切实利用好各种机遇和有利条件,一定能构筑新优势,再创新辉煌,成为带动皖北振兴的领头军、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。
过去的一年,蚌埠成功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,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入,成功创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、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;成功组建蚌埠电子信息、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;合芜蚌(蚌埠)人才金港开港;11家企业列入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,城市创新力、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。代表们认为,虽然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但蚌埠面对的机遇大于挑战,更要强化政策引导,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,积极构建独具蚌埠特色的创新体系,加快科技创新步伐,加强行政管理创新,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扩区增容、转型升级,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、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,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,让蚌埠成为引资聚智的焦点、承东启西的节点、南来北往的亮点。
热词:城乡一体
县域经济腾飞计划的实施,使得我市2012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%左右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省、市平均水平。“三县上来了!给我市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。”审议中,许多代表发出这样的赞叹。
“政府应更加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,大力实行重点设施向县域延伸、重大产业向县域布局、重要项目向县域倾斜,促进县域和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。”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,要继续强力推动县域经济腾飞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,提振产品品牌上下功夫,在统一协调、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服务上做文章。聚力县域、农业、乡村,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,蚌埠的崛起将如虎添翼。 昨天上午的分组审议中,代表们还审议了《关于蚌埠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》、《关于蚌埠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》和《关于十四届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、批评、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》,认为上述报告中对过去一年乃至五年来工作的总结准确详尽,制定的新一年目标任务切实可行。代表们认为,市政府对十四届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、批评、意见高度重视、责任落实、措施扎实,办理效果令人满意。
昨天,全体代表还酝酿讨论了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(草案)。
蚌埠文由蚌埠华迅网络(http://www.0552hx.com)转自蚌埠市人民政府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