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年弹指一挥间,我市开发区建成区面积翻了四番多,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多,财政收入翻了六番多,园区活力加速迸发之势明显。”
说这话的市统计局工作人员,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,有力地佐证了以上观点:2001年,我市唯一的一个工业园区——高新区,建成区面积仅有6平方公里,工业总产值116000万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.5%;财政收入5825万元;解决就业39200人。十年后的2011年底,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,规划面积从批准设立时的20.71平方公里拓展到306平方公里,扩大15倍多;建成区面积达105.8平方公里,扩大16倍多,净增99.8平方公里,年均增长33.2%;工业总产值达8673044万元,净增8557044万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提升至67.2%;财政收入479547万元,净增473722万元;实现就业161021人,增加121821人。
在市发改委地区科科长张德福眼里,近些年特别是近五年来,我市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,集聚发展要素,完善配套功能,园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。尤其在2007-2012年间,全市开发区基本实现了“从少到多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”的大步跨越,迅速成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、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以“老大哥”高新区为例。自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后,高新区奋力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、加快皖北发展、“新三板”等多重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,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升级提速,创造了该区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。目前,该区总体规划面积增至60.74平方公里,开发面积增至26平方公里,全区形成了“11纵11横”的交通路网,总通车里程达到60公里。全区已经集聚了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,建设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园、电子产业园、滤清器制造园、新材料产业园和专用车制造产业园,“一区多园”的发展格局初现端倪。
蚌埠文由蚌埠华迅网络(http://www.0552hx.com)转自蚌埠市人民政府网
|